(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刘峰
今年以来,宁夏石嘴山市着眼全市年轻干部队伍建设实际和经济社会各项事业事业高质量发展需要,既做好谋篇布局的“大规划”,也做好量体裁衣的“小设计”,谋划实施了“青能行动”,选派百名左右干部进行挂职(任职)锻炼,进一步拓宽年轻干部锻炼成长平台,切实加强对优秀年轻干部岗位历练、专业适配的宏观管理和统筹协调。
“青能行动”动员部署会。
石嘴山市先后对三县(区)年轻干部以及市直部门科级领导干部进行了全面摸底,对干部专业特长、任职年限、岗位匹配性等进行综合分析研判,结合县区急需紧缺岗位,从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实际出发,确定了6名市直部门年轻干部到县区交流任职,其中2名30岁左右优秀年轻干部交流任县区乡镇长,4名35岁左右优秀年轻干部交流到县区部门任职,把缺乏基层经历的机关年轻干部选派到基层一线培养锻炼,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群众工作能力。
据介绍,“青能行动”通过统筹全市干部资源,既包括6名干部交流任职,还包括92名年轻干部挂职锻炼,实现了干部多形式、多维度、多角度的历练。挂职锻炼主要从市直部门、乡镇(街道)、国企、院校选派干部进行为期一年的锻炼学习,市直部门选派干部主要安排在专业相近或承担矛盾问题多、与群众打交道最为密切的岗位,帮助年轻干部提升服务发展、解决问题等能力;县区选派干部主要安排到工业经济、生态环保、教育卫生和党的建设等全市承担重点工作的部门学习锻炼,帮助年轻干部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本领,进一步提升项目谋划、政策研究、综合协调等方面能力;园区、国企、院校选派干部主要安排在业务相近或有利于协同发挥作用的部门,促进相互交流和互学互融。
在选派挂职干部时,石嘴山市既结合干部的年龄、学历、专业、家庭等情况研判挂职岗位,又立足发展需求,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有针对性的安排专业的干部到专业的岗位上去,让挂职成为补足发展短板、注入发展活力的契机,真正达到干部锻炼提升和发挥专业特长的双赢效果。
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张瑞军同志工作以来一直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平罗县城关镇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正需要这样的人才,按照人岗相适的原则,张瑞军被选派到平罗县城关镇。“这次我们在挂职人选上,坚持岗位需要什么样的干部就派什么样的干部,采取派出单位推荐、挂职单位设岗、组织部门统筹的方式,在确定挂职干部人选前,市委组织部对各单位、各县区人员需求进行了摸底,列出了挂职干部需求清单,实现了组织意图、岗位需求和干部成长有机结合。”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到。
为保证挂职效果,石嘴山市明确规定挂职期间挂职干部与原单位工作彻底脱钩,不再承担派出单位工作任务,既防止干部只“挂名”不干活,又避免干部“两头跑”负担重。同时通过建立“谈心谈话制度”“考核考评机制”“关怀激励模式”,让挂职干部放心大胆干事。“谈心谈话制度”要求挂职单位主要领导与挂职干部谈心交心、倾听意见建议,并在角色转变、业务开展等方面,“一对一”帮助指导,“手把手”传授经验。考核考评采取“日常考核+挂职期满考核”相结合的方式,由组织部门对干部挂职期间的综合表现进行全面考核,结果作为干部提拔使用、职级晋升等方面重要参考。同时,加大激励关爱力度,通过召开座谈会、谈心谈话、定期回访等方式,动态了解和掌握挂职干部情况,及时帮助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让挂职干部“挂”得安心、“干”得放心。